課綱系列三:歷史課是教育?教化?師見解異

蔡明達指出,雖然這次微調課綱引發許多爭議,但對教學現場來說,教科書比課綱更關鍵,老師又比教個人信貸科書更重要,每個老師的觀念和上課方式將大大影響學生的學習樣態。

高中課綱微調案所引發的內容爭議,絕大多數來自歷史科課綱。新北高中歷史教師趙祐志表示,歷史科本來就是執政者為了凝聚國民的國家意識,所產製的一門科目,以彰顯國家立場。不過,高雄市鳳新高中歷史教師林明南認為,學生讀歷史是一種啟發教育,政府不該將歷史科變成教化的工具。

◎當政者藉歷史 凝聚集體意識


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則表示,「歷史」可教育人類,債務協商無論是本國或外國的歷史都隱含教訓之意。李筱峰:『(原音)歷史是讓後代的人去了解過去曾經發生的事,那件事情的對錯、因果如何?讓我們去理解它,從這裡面得到經驗、得到教育,這才是歷史的作用,而不是把歷史拿來說我現在講什麼,用歷史來宣傳。』

◎課堂重思辨 跳脫「標準答案」

對此,高雄市鳳新高中教師林車貸明南不表認同。他說,時代已經不一樣,歷史教科書不該隱藏國家的意識形態。林明南:『(原音)你今天不可以把歷史當作一種教化的工具,「教化」這兩個字要特別強調,我想以前台灣一直都很多外來統治者,他們都希望教化他的人民承認他的合法性。現在教育理論是要針對學生本身的發展,他對事情的看法藉由這些歷史的知識去認識,所以在內容上,我覺得應該要強調一種歷史思維。』

此次歷史課綱有些名詞僅調整一字,卻有截然不同的意義。面對「標準答案」的異動,嘉義高中歷史教師蔡明達強調,要突破這個窠臼,老師在上課時必須要能啟發學生的思辨能力,而不是照本宣科。蔡明達:『(原音)前一陣子有人提到首都是南京,那你要怎麼教?但是我認為你與其跟貸款他說首都是南京,你倒不如去引導他們什麼叫首都?要以什麼條件來選這個首都?有哪些國家是以成文法規定首都?哪些國家沒有規定首都?倒不如去思考這些問題,去引導學生有能夠獨立思考的方式。』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中學生上歷史課,究竟是一種教育,還是教化?歷史教師有不同見解。新北高中老師趙祐志指出,包含歷史、地理、公民等3門屬人文性質的科目,其實背後都具有國家目的,執政當局就是想藉由這些科目凝聚人民集體意識。趙祐志:『(原音)我們對於教科書的由來跟認識有所了解的話,那這個教科書不可避免的是它必須要有國家民族的立場,如果沒有,那我們未必要讀這3個科目,還有很多的科目更有趣,更可訓練你的邏輯,讓你得到更多的知識。』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貸款news.yahoo.com/課綱系列三-歷史課是教育-教化-師見解異-080600072.html

A10662B3962D7FF9
arrow
arrow

    b75xb1xxn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